今年,在以西夏突破为主导的产业升级转型中,西夏区让葡萄酒文化和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打造赏美景、品美酒、泡温泉的西线黄金旅游线路,探索出一条从名景区到名产区,再到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美酒碰撞美景迸发新活力
冬日的贺兰晴雪,是银川举目可望的绝美景色。在壮美的贺兰山脚下,50座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以及葡萄种植区,串联起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而就在几公里以外,西夏区镇北堡西部影城和西夏陵等7个景点,已是享誉国内外的王牌景区,构成了银川西线旅游的黄金景点。
一边,是叫响全球的酿酒葡萄黄金产地;一边,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当美酒遇上美景,又能激发哪些产业活力?
名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完善服务功能
今年,西夏区镇北堡镇迎来两件重要的大事,110国道提升工程通车及镇北堡温泉酒店暨红酒街项目的投入运营。而这两个大工程,也决定着西夏区西线未来的大发展。
110国道的拓宽,打通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长廊与特色景区的高速路;温泉小镇的建设,则真正解决了西线旅游餐饮住宿以及留客短的根本难题。
2014年,西夏区27家旅游景点和29家农家乐共接待游客489万人,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今年前10个月,西夏区旅游总人数更是突破411万人,旅游总收入达19.5亿元。如今,特色文化旅游已是西夏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
第三产业旅游的大发展,不仅引领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贺兰山东麓流动,也为西夏区优质资源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名产区:产业升级激发紫色名片活力
宁夏张裕摩塞尔十五世酒庄是集优质酿酒葡萄种植、高端酒庄酒酿造、葡萄酒主题旅游、葡萄酒主题会所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庄园。今年11月,《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段梦薇首次来到这里参观,就购买了一箱银川葡萄酒寄回北京。都知道西夏陵、镇北堡西部影城等美景,却不知银川还有如此高品质的美酒,一定要带回去让朋友们都尝尝。
在西夏区,酿酒葡萄的种植面积已达到3万多亩,建成的24座酒庄中5座达到五级列级酒庄标准;年生产优质葡萄酒1.4万吨,加贝兰、山之子、迦南美地等葡萄酒更是多次获得国内外葡萄酒大赛金奖。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贺兰山美酒的优质品质和她的知名度似乎并不能划上一个完美等号。
规划不统一,发展定位不精准;知名产区意识不强,原产地保护不够;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不足;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等关联产业尚未有机衔接等问题,都是一直以来制约贺兰山东麓的酒庄酒产业发展的短板。
对于西夏区来说,依托旅游平台推送贺兰山东麓产出的优质美酒,还有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
美酒+美景:走融合发展之路
当下的葡萄酒产业已经由过去的以产品为主导全面转向以顾客为导向,品牌影响力主导市场核心竞争力。在今年西夏区在一次葡萄酒庄座谈会上,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局局长廉用奇告诉酒庄庄主们,在市场竞争中散兵游勇式的小打小闹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唯有走集团式、集约式、集群式发展路子。对此,酒庄庄主和企业家们也深有感受。都在建酒庄搞博物馆,但内容雷同失去了吸引力。在宁夏红酒博物馆董事长李彩虹看来,葡萄酒庄应该形成产业联盟,依托贺兰山东麓的岩画、西夏陵等旅游资源渠道,集中展示进行输送。
今年10月,宁夏首个葡萄酒产区博物馆的建成,终于让美酒和美景有了完美交汇点。在这里,游客不仅能感受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历史,还能个性化定制红酒,免费品鉴、购买葡萄酒及其相关纪念品。此外,还能泡温泉、观看西夏文化演艺,项目全部开业后每日能接待游客3万人次。
希望能够发挥宁夏西线黄金旅游线核心区的独特优势,鼓励企业发展集酒庄+基地+旅游+商务洽谈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西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依托王牌景区做大做强葡萄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西夏区还将延伸产业链,发展包装印刷、制瓶、瓶塞等相关配套企业,积极开发葡萄汁系列营养品、化妆品,实现葡萄酒产业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真正擦亮这张紫色名片。
更新于:15天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