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酱香白酒:核心在“回沙”,非“坤沙”或“碎沙”!

执着于坤沙的,最终会被坤沙所骗,你信不信?

因为酱香白酒的品质高低的核心,根本不在原料的“坤沙”“碎沙”,而在于酱香白酒的工艺的:回!沙

大曲坤沙是营销话术

在白酒市场上,我们经常听到“大曲坤沙”这一术语,许多商家宣称这是酱香白酒中的极品。但实际上,这种说法更多是一种营销手段。所谓的“坤沙”一词,起源于茅台镇的酒企为了推销产品而创造的营销话术。他们将高粱不破碎的状态称为“坤沙”,破碎的则称为“碎沙”,再次利用的酒糟称为“翻沙”,以此来进行等级分类。

这种做法简化了消费者的选择过程,并且很容易被消费者记住,但实际上,它忽略了酱香白酒复杂的生产工艺和品质评价标准

当然,我不是说没有“坤沙”、“碎沙”这些原料利用方式的区别,而是,这些根本不是酱香型白酒如此独特的原因。

红缨子高粱作为酿酒原料的历史

酱香白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而红缨子高粱作为其主要原料之一,是在2008年奥运会后才开始被广泛认知和使用的。红缨子高粱的发现,是在茅台镇一个农户家中偶然得到的一种完美高粱品种。

经过专家的培育和改良,它更耐蒸煮,可以完整的完成“12987”工艺,成为了酿造高品质茅台酒的关键原料。

那么,你有没有想过:在这种高粱大规模推广之前呢?茅台镇酿的酒都不是好酒了吗?

酱香白酒的核心工艺:回沙

酱香白酒的核心工艺,并非红缨子高粱或是特定的地理位置,而是被称为“回沙”的工艺。回沙,即多次发酵、多次取酒的过程,这一工艺在建国前就已经存在。早期的华茅酒(茅台的前身之一,即成义烧坊),就是以回沙工艺闻名。

回沙工艺的关键在于多次蒸煮、发酵和取酒,这样的过程能够充分提取高粱中的香味物质,使得酒体更加醇厚、香气更加丰富。这一工艺其实来源于节约粮食的初衷,多次发酵蒸馏取酒,可以尽量多的将粮食中的淀粉,转化为白酒。

酱酒品质的正确鉴别方法

在品鉴酱香白酒时,我们不应仅仅关注是否为“大曲坤沙”,而应更加关注酒的生产工艺和原料质量。很多坤沙酒的质量不好,就是因为工艺不细致,卫生条件不达标造成的。

好的酱香白酒,其香味应该是复杂而协调的,口感应该是细腻而持久的。消费者在品鉴时,可以通过观察酒的颜色、闻其香气、品尝其味道,以及感受酒后的余味来判断其品质。

如果卫生条件不达标,工艺不行,酿造出来的坤沙酒,照样很难喝。

所以,假如你非常的深信这一套“坤沙”“碎沙”理论,你在酒厂选酒的时候,你如果问:这个酒是大曲坤沙吗?酒厂的人,就会判定这个人对白酒是一窍不通,这个人可以忽悠。

毕竟,没有什么科技手段可以鉴别出什么酒是“坤沙”,什么酒是“碎沙”,他说什么是什么。

如果你不信,你去看看茅台、习酒这些大牌的酱酒,他们会宣传自己的产品是坤沙、碎沙吗?他们的产品包装上,专卖店里会印刷出来专门宣传这个吗?

结论:

1、坤沙、碎沙、翻沙,是一种工艺的区别,不能完全代表酱酒的品质高低;

2、酱酒的工艺核心在于“回沙”,即12987;

3、坤沙成本高,但不一定酿造出来品质就高;

4、名酒厂的产品也不完全是坤沙(大厂生产的百元价位,全坤沙的酒体,根本造不出来)。

5、更多的中低端酒体,是坤沙碎沙混合勾调而成。

上一篇:每天认识一款酒:君品习酒
下一篇:50元酱香酒优选:仅此一款,别无选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