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相聚、生意应酬,男人之间的聚会免不了要喝几杯酒。本来只是助兴的工具,却成了不少男士逞能比拼的武器。近日,淄博一男子为打赌饮6瓶白酒,差点丧命。那么,司法实践中法院一般如何确定劝酒责任!
对于事故责任的具体比例,由法院裁量并无具体的细则。但是,根据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实践经验,将此类事故的责任确定的一般规则总结如下: (推荐阅读:打赌饮6瓶白酒是怎么回事,关于饮酒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1. 只是劝酒而没有逼酒等行为的,酒后受损者承担主要责任,有过错共饮人承担次要责任。
2. 故意让他人醉酒的,强制逼酒人承担主要责任,过量饮酒人承担次要责任。
3. 如果明知对方身患疾病不能饮酒,仍再三劝酒,劝酒者的过错加深,可能要承担同等责任。
4. 醉酒后,酒友没有尽到相应的提示照顾义务的情形,酒友也只需要承担次要责任。
由于具体案件的情形可能千差万别,法官的自由裁量也存在差别,以上关于责任负担的总结仅供参考。
劝酒者可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如果醉酒者在宴席中自己喝了酒,但在与其共同进餐的主人包括同饮人员中,没有证据表明主人或其他同饮者实施了向醉酒者敬酒或劝酒的,而且也不能举证证明醉酒者的死亡和其他同饮者的行为之间有任何法律上因果关系的,则主人和同饮者可不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推荐阅读:喝喜酒后醉驾身亡,这4种劝酒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